为什么「这个饮料超难喝」的吐槽文能破2300万观看?负面行销竟然吸引大家试喝?

在这个网络主宰生活的时代,商业行销几乎离不开网络的助力。无论是依赖网友的口碑,还是偶尔的负面评价,都有可能成为商品爆红的契机。

最近,日本市场上新推出的碳酸清凉饮料“FRISK SPARKLING”就因为网友的负面评价,意外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吧。

图片1

事情要从“FRISK SPARKLING”这款饮料说起。日本饮料公司Dydo在今年5月下旬推出了这款碳酸饮料,这款饮料是与知名薄荷糖“FRISK”合作,将原本需要含在嘴里的固体清凉糖转化为可以直接饮用的清凉饮料。然而,这款饮料在刚刚发售时并没有获得太大的关注。

图片3

转机出现在发售半个月后,一位昵称为“のうめん”的日本网友在X平台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他这样写道:“我喝了FRISK饮料,这是我近几年来喝过最难喝的玩意,所以我大推。希望大家可以跟我体会同样的痛苦。”这篇文章发表在6月10日,随后的一周内迅速获得了2300万次观看和10万次点赞。

图片2

虽然评论中将这款饮料描述得非常难喝,但网友们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纷纷开始购买并尝试这款饮料。这种现象使得“FRISK SPARKLING”成为了近年来少见的超强负面行销案例。明明是被骂难喝,反而因为这种负面评价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

图片8

接下来,我们看看网友们的反应。一位网友表示:“这真的有够难喝!!”另一个网友说:“好久没有让我不想喝完的饮料了,再也不买了。”还有人直言:“一喝进嘴里就出现‘死——’的味道。”然而,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这款饮料在薄荷系碳酸饮料中算是偏好喝的种类。

图片7

有网友分享了详细的品尝体验:“我喝了传闻中的FRISK饮料。FRISK清凉糖的刺激很强,不过这个饮料的刺激倒是没那么强。虽然有种甜味剂不太开心的后劲,但我倒是满喜欢持续很久的清凉感。”

图片13

这场负面评价引发的热潮不仅提升了“FRISK SPARKLING”的知名度,也让我们思考了网络时代的行销策略。负面评价未必是坏事,甚至可能成为吸引眼球的利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利用网络效应引发关注,成为了行销的重要手段。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应对负面评价,如何将负面舆论转化为正面影响,是一门值得深思的学问。正如“FRISK SPARKLING”的案例所示,关键在于如何引发大众的兴趣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曝光度,还能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行销效果。

图片9

这次事件也提醒我们,消费者的声音在网络时代具有强大的力量。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可能成为产品推广的重要渠道。因此,企业在行销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倾听他们的反馈,并灵活应对各种舆论情况。

小编看法:

“FRISK SPARKLING”的成功并非完全依赖于传统的正面行销,而是巧妙地利用了负面评价的传播效应。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行销策略,不仅让产品迅速走红,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新的行销思路。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如何巧妙利用网络平台和消费者的反馈,将成为企业取胜的关键。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也看到了网络时代的双刃剑效应。负面评价虽然可能带来一时的困扰,但如果处理得当,完全可以转化为产品推广的动力。希望未来的行销策略中,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多样化地运用网络资源,创造更多成功的案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