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参加演唱会时,手持「萤光棒」或「应援棒」已成为标配。这些闪烁的光芒不仅增添了演唱会的气氛,还让粉丝和台上的偶像歌手产生了互动。然而,这种应援萤光棒的起源到底是从哪开始的呢?
最近,一则韩国媒体的报道引发了热议,称应援萤光棒的起源是K-POP,这一说法激起了日本网友的不满,他们认为应援萤光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的日本歌手西城秀树。以下是对此争议的详细分析。
韩国跨国娱乐公司HYBE制作了上千个应援加油棒,为即将到来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的韩国代表团加油。
韩国媒体Kstyle在7月9日发布的报道中提到,HYBE希望这种源自K-POP的应援萤光棒文化能够通过国际运动赛事发扬光大。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日本网友的强烈反应。
HYBE公司制作的应援加油棒
许多日本网友认为,应援萤光棒的概念早在K-POP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具体来说,他们指出,日本歌手西城秀树在1974年的大坂球场演唱会上就已经实现了这一构想。当时,西城秀树通过广播节目呼吁粉丝带手电筒来参加演唱会,结果会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手电筒光芒,随着西城秀树的歌声舞动。这一场景被认为是现代应援萤光棒的雏形。
在2022年播出的日本电视节目《甦る!西城秀树伝说》中,回顾了西城秀树的这一创举。
西城秀树传说之2:「首次在演唱会使用手电筒,成为了萤光棒的起源。」
节目中提到,西城秀树在演唱会中首次使用手电筒,这一创意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应援萤光棒。此举奠定了演唱会中使用光源应援的基础,并影响了后来的应援文化。
会场出现大量的手电筒光芒,随着西城秀树的歌声舞动
在大量日本网友的抗议声中,Kstyle撤下了这篇报道,并发表了道歉声明。声明中提到,报道内容存在错误,他们没有仔细核实事实真伪,因此致歉。Kstyle表示,他们会虚心接受批评,并在未来加强事实核查。
从西城秀树的手电筒到今天色彩斑斓的应援萤光棒,演唱会中的应援文化不断发展。这不仅是一种粉丝与偶像之间的互动方式,更是一种增强演唱会视觉效果的重要手段。在K-POP的影响下,应援萤光棒的使用更加普及,甚至成为了全球演唱会文化的一部分。
西城秀树奠定了挥舞手电筒的加油方式,后来逐渐演变成能够发出各色光芒的应援荧光棒
这种文化起源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应援文化在不同国家的演变和发展。尽管韩国媒体的报道引发了争议,但也不可否认K-POP在推广应援萤光棒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日本歌手西城秀树的创新也为这一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小编看法:
通过回顾应援萤光棒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这种互动不仅丰富了演唱会的体验,也展示了粉丝与偶像之间深厚的情感连接。无论是源于日本的手电筒,还是在K-POP中发扬光大的应援萤光棒,都是这一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未来更多的文化交流能够带来更丰富多彩的演出体验。